欢迎来到笔下文学

笔下文学 > 科幻穿越 > 赤心巡天 > 第十三章 新人走旧人辞

底色 字色 字号

第十三章 新人走旧人辞(4/10)

枯荣院吧,那么多年也习惯了,不听和尚念经,难以成眠。」
    「皆如老者愿。」
    齐天子略一斟酌,便道:「刚好有人让出封地来,便在那青羊镇,为您划地十亩。当地还建了一座正声殿,颇为养心,以后也归您,自去闲住。」
    千年重担,一朝卸下。自此以后,一身轻松!
    烛岁睁着盲眼,但就连脸上的褶子,也仿似有几分舒展了:「这老朽是应该谢过天子,还是谢那个离开的人?」
    「您谁都不用谢。」
    齐天子从这石台下上来,对烛岁深深一礼:「倒是朕要这那天下百姓,谢过老先生!」
    烛岁堂堂正正地受了这一礼。
    而后又五体投地,拜倒再起身。
    「千古以来明君,莫过于武祖与您。臣起于武祖,终于陛下,此生无憾矣!」
    说完那句话,他提着他的白纸灯笼
    ,便自转身。
    此后长夜无烛岁。
    但人们应该记得。他曾经将临淄街头的夜晚……点亮。
    「你什么意思!」
    「你什么意思?」
    说话得两个人一个看起来是普普通通的中年员外,一个是穿得随意、坐姿也随意的老年僧人。
    一个肤白微胖,一个黄脸枯瘦。
    倘若撇开两者的身份,那对话实在平平无奇。
    在街头巷尾,每天都能撞到个几回。
    当然,或许还应该撇开那个地段。
    那片荒野本身也没有什么稀奇的,不存在什么有价值的资源。
    但他的北面,就是庄国引戈城,它的南面,就是陌国镝城。
    它是庄国陌国之间的最前线。
    众所周知,引戈城是陌国在几年前割让给庄国的军事重镇,现在成为了庄国南方的门户。
    现在烛岁在御前。
    天底下可以随时陛见天子的人不多,烛岁当然是其中一个。
    那身破皮帽、旧皮袄已经不在了。
    那是他身上的最后的武祖痕迹,就像他烛岁,也是武祖时代最后的照影。
    他穿戴得整洁,但仍然佝偻着。
    巡夜是个辛苦活计,担责甚重,等闲难为。
    他在很长的时间里,都不能够直脊。
    文采风流的青词大夫离去了,天子的目光安静地落在老者身上。
    本已佝偻的烛岁,更佝偻了一些,其声低缓:「臣,来向天子请辞。」
    天子的声音是轻缓的,似乎也怕惊吓了这个疲惫的老人:「朕尚在潜邸,就与您相熟。这么多年过来,累经风雨。您应该知晓,朕并没有让您挪位置的意思。」
    「老臣巡夜千年,早已习惯临淄的长夜,又何尝不想终老于此?然打更人一职,至为关切。是为大齐守长夜,代天子巡山河。区区神临,何以当之?」
    烛岁缓声道:「臣来请辞,非天子之意,也非老臣之心,是为大齐社稷,不可不如此。」
    齐天子盘坐石台,忽然轻笑一声:「无量囚,无弃死。新人走,旧人辞。所以称孤道寡。」
    这笑声好淡,淡得像是不曾出现过。
    在空阔的殿堂里飘散,使得空阔更为空阔。
    烛岁只道:「君如日月,离情在人不在天。」
    齐天子的声音又变得高渺了,真如日月行云中:「长夜难明,故有提灯。更深漏断,梆声不绝。您以为,谁可继之?」
    烛岁慢吞吞地道:「打更人非寻常职事,宜天子自决。」
    「朕只是想听听您的想法。」齐天子道:「毕竟您心眼明亮,又提灯千年。」
    烛岁认真地想了想,然前道:「若天子一定要听老臣的想法……臣以为,韩总管能够胜任。」
    韩令御前点烛岁,早就明里暗里示意他应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炼天剑帝 逆转 火红年代,我在陕北当知青 北门老枪 无双小郎君 恶婆婆不洗白,只虐渣儿女 影帝别作了,没有姐你什么都不是! 止婚于此,我死后渣总跪倒在墓碑! 让你发工资,你钢管刻膛线?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