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笔下文学

笔下文学 > 科幻穿越 > 两京十五日 > 第二十二章

底色 字色 字号

第二十二章(1/9)

    第二十二章
    在朱瞻基心目中,京城是最不可解的一个谜。
    从南京宝船爆炸开始,太子一路逃亡,慢慢地看清了两京之谋的轮廓。朱卜花、郭芝闵、汪极、白莲教、靳荣、汉王一个又一个环节浮现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功能可是,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京城,却始终笼罩在一层迷雾里。
    虽然当年靖难,同样也是叔叔造侄子的反,但燕王朱棣好歹是一方守臣,手握边军,坐拥北平大城,与南军颉颃相当。而如今汉王只是一个乐安州的藩王,他到底要施展出什么手段,才能让洪熙皇帝突陷不豫,让一干重臣不置一词,让京营、禁军按兵不动,让后宫之主张皇后只能发出一封语焉不详的密函
    所有的疑问,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汉王在京城到底想干什么、能干什么
    在这一路上,太子和于谦曾经探讨过很多种可能,可都没有结论。即使是昨叶何加入之后,也给不出答案,白莲教只负责南京一个环节,京城的事则完全不清楚。那里就像是垂下了一面厚厚的帷幕,把真相隐藏其中。
    唯一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,就只有从帷幕中提前离开的张泉。
    “等一等先把你的事说清楚”
    这时于谦却先站出来,用眼睛去瞪昨叶何。接下来要谈论的,是宫闱阴私,这个白莲教的护法还没交代明白,岂可旁听与闻。
    昨叶何早有准备,她瞥了吴定缘一眼,当着众人从容说起济南之事。
    她此时讲的故事,与讲给太子听的版本一般无二。于谦听到梁兴甫已死,不由得大大松了一口气。只是张泉冷笑道“你们那什么佛母,倒打得好算盘。一边败了事,便投向另外一边,当大明宗室是市集上卖菜的吗”
    昨叶何不慌不忙,整衽下拜“佛母自知罪孽深重,命我尽力弥补前过。若张侯无意,在此杀了民女,亦无怨怼。反正我教虚实,太子已是尽知,他日登基理政,相信会小有裨益。”
    张泉鼻孔里哼了一声,在他听来,这就是威胁。可朱瞻基听在耳朵里,却别有一番意味。白莲教因何而聚、缘何而反,他是亲身体会过的。昨叶何这一番话,不完全是威胁,倒有几分劝谏的意味。
    想到这里,朱瞻基摆了摆手“且不论此前白莲教如何助纣为虐,本王离开济南的时候,他们毕竟出力甚多。知过能改,善莫大焉,具体如何奖惩,待事了之后再议不迟。”
    张泉道了声“是”,不再追究,只是那一双犀利目光,始终注视着昨叶何。昨叶何丝毫不以为忤,先冲太子盈盈一拜,说我去伙房找点吃的,然后离开了船舱。
    她一离开,气氛变得稍微松快了些。张泉凝眉思忖,似乎在想如何开讲。于谦几次跃跃欲试,但都强忍下去,不好越俎代庖。
    “陛下可能还活着。”这是张泉的第一句话。
    太子等人都是一喜,可看张泉的神情,却完全不像庆幸的模样。
    “待我从头说起。殿下你离京是在五月三日。据当值的小宦官说,接下来连续七日之内,陛下先后临幸了二十几位宫人,内官监甚至不及造册拟号”
    张泉说得很隐晦,可朱瞻基不免有些尴尬。他父亲什么都好,唯独有寡人之疾,于床笫之间没有节制,舅舅当着众人的面提起这事,实在面皮无光。
    张泉继续道“陛下体态肥胖,平时气虚得很,却突然如此精力旺盛,不能不令人生疑。据说是一位道人进献了一味叫作先天丹铅的丹药所致。到了五月十一日,内闱未除,陛下突然晕厥于床榻之上,太医院束手无策,医案里只含糊说是阴症内风。”
    这时苏荆溪突然截口问道“陛下发病时,喉中可有滚痰之征”张泉一怔,先看看太子,见他点头首肯,便回答道“喉中确实有痰声,绵绵不断。”
    苏荆溪道“这先天丹铅我略有耳闻,可不是什么道家仙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文娱:骂谁狐狸精呢,喊我偶像 别人听劝仿明星,你开局扮神明? 觉醒禁忌红伞,请叫我冥帝大人! 八零:女儿被调包后,我却笑了 婚色 死遁三年归来,暴君黑化了 长生修仙:我的天赋有点多 通灵神探:她能共享凶犯视角 逼我御马监为奴,现在后悔什么?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