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笔下文学

笔下文学 > 都市言情 > 大宋文豪 > 第339章 最后的准备

底色 字色 字号

第339章 最后的准备(2/4)

但实际上只要宋国能稳坐钓鱼台,心里发慌的反而是他们自己。

    毕竟,宋国与夏国在国力方面,其实是差著一个数量级的。

    徐舜卿浑身颤抖,冷汗浸透了內衬:“可那武士的家人都在国內,他怎敢”

    “蠢材!”野利莽將他狠狠摜在地上,“皇城司有的是办法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!就算是石头也能开口!现在宋人不仅要我们在屈野河全线退让,还要我们赔罪!这一切都是拜你所赐!”

    徐舜卿趴在地上,不敢再抬头。

    窗外传来开封街市的喧闹声,更衬得驛馆內死寂如墓。

    野利莽喘著粗气,踱步回案前,猛地灌下一大口酒,浑浊的酒液顺著鬍鬚滴落。

    他盯著瘫倒在地的徐舜卿,眼中闪过杀意,最终又强压下去。

    “滚起来!”他厉声道,“想个主意出来,看看怎么把这场祸事平息下去!”

    徐舜卿连滚爬起,颤声应道:“是,是我这就去想.”

    野利莽看著他那副狼狈模样,冷冷地说道:“若是想不出主意,等国相怪罪下来,想想你的家人。”

    听了这话,徐舜卿身子一僵。

    开封城的另一头。

    午后,阳光正好,宋庠府邸的书房內,冯京如约而至。

    他是特意请假来的,而作为皇祐元年的状元,冯京的年纪其实不大,今年才三十六岁,正是年富力强之际。

    今天宋府的书房也特意布置了一下,临窗横置著一张檀木大案,上面整齐铺陈著笔墨纸砚,还有几卷特意挑选出的策论范文。

    “当世来了。”

    宋庠自己则穿著一件半旧的深色直裰,坐在一旁的圈椅上,见冯京进来,只微微頷首,隨后打趣著问道。

    “你如今判著都磨勘司,案牘劳形,富彦国还把你支使到老夫这儿来,有没有怨言啊”

    冯京拱手行礼,笑容温润:“老泰山也是为我考量,宋公乃元老重臣,学问深不可测,能得您一两句指点,亦是我的造化且为朝廷培材,也是我分內之事。”

    他语速平缓,措辞极是恭谨,既回应了宋庠的打趣,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。

    宋庠捻须笑了笑,不再寒暄,目光转向静候在一旁的陆北顾:“这是老夫的学生,陆北顾。”

    陆北顾连忙先对冯京作揖为礼,冯京亦是还礼。

    冯京打量著陆北顾。

    眼前的青年身形挺拔,面容虽略带倦色,眼神却湛然有神,举止沉稳,丝毫没有新科省元常有的骄矜之气,心下先有了几分好感。

    他早从岳父富弼和各方传闻中知晓此子才学不凡,更难得的是心性似乎颇为踏实。

    陆北顾也带著对这位传奇前辈的好奇,细细打量著冯京。

    冯京是二十八岁中的状元,娶的是宰相之女,在歷史上,用了二十二年的时间,在五十岁的时候进为参知政事,堪堪位列宰执。

    而这个速度,在仁宗朝的进士里已经算是非常快的了。

    因为仁宗朝的其他名臣,如范仲淹、富弼、韩琦等人,从通过殿试到位列宰执,一般来讲是需要二十六年到三十四年不等时间的,平均时间为三十年。

    实际上,仁宗朝跟太宗朝、真宗朝前中期的庙堂环境截然不同。

    是绝对不能拿太宗朝用了十一年时间到宰执的吕蒙正,以及真宗朝用了八九年时间到宰执的王曾、李迪,来类比仁宗朝的名臣们。

    因为太宗朝和真宗朝,是大宋正式开始將“重文抑武”作为国策推行的时期,朝廷急需大量人才,也有大量的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婚色 死遁三年归来,暴君黑化了 长生修仙:我的天赋有点多 通灵神探:她能共享凶犯视角 逼我御马监为奴,现在后悔什么? 满级修仙大佬的日常 乡村神医好快活 天才训练营 年代: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