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2章 京城居大不易(4/6)
我足以以一当五,若是只能正面一对一的小巷或室内,便是十几人也不在话下。”陆北顾虽然不懂武术,但古代军事常识还是懂的,冷兵器战斗,有甲跟无甲完全是两个概念。
而所谓江湖争斗,肯定都是无甲的,武器无非就是哨棒、朴刀,敌人大概率也不会有正经的盾牌、弓弩,有块门板顶在前面就算是已经很懂战术搭配了
毕竟在大宋私藏甲胄、弓弩都是违法的,要是什么民间势力拥有这些玩意,还敢公然拿出来与人争斗,马上就会有大批禁军前来围杀了。
“我家姐夫是捧日军的都头,听他说最擅钩镰刀法与箭术,若有机会,倒是可以武会友一番。”
钩镰刀是长刀的一种,刀背中部有一突出的有刃侧钩可供钩割之用,主要用劈、砍、钩、割等招式,临阵时十分方便,目的就是对付有甲敌人,纯粹是为了战场厮杀而诞生的兵器。
不过钩镰刀不属于宋军制式长刀,宋军制式长刀只有屈刀、掩月刀、眉尖刀、凤嘴刀、掉刀、戟刀和笔刀这七种。
而贾岩的钩镰刀法是家传的,已经传了三代了,也正是因为这一手绝学,他在捧日军中小有名气,至于骑射则是他自己练出来的,据说有纵马狂奔而五十步穿射叶之能。
“竟是如此吗”
黄石也起了兴趣,答道:“上四军中的高手,那定是要讨教一二的。”
实际上,大宋戍守在东京开封的禁军里,最能打的就是上四军,而上四军里最能打的,却不是那些中高级军官,而是基层军官。
跟靠出身的中高级军官不同,这些基层军官才是真正凭武艺吃饭的,若是武力不出众,是压不服
而贾岩的这些技能,包括对付有甲敌人的钩镰刀,以及精准骑射,明显更适合马战。
黄石的武艺,无论是枪棒还是拳术,则都更适合步战。
“那你这个流派,练不练气功或是内力之类的呢”
陆北顾的问题,黄石还是没听懂,他挠了挠头,只道:“练通臂拳的时候会有相应的呼气、吸气之法。”
“能展示展示吗这还有块木板。”
“当然。”
随后,黄石给他简单展示了一下峨眉通臂拳的分解慢动作。
“恩公看懂了吗”
黄石为了让陆北顾看明白,刻意打的很慢,还加大了吸气、呼气的力度,不知道这样对他有没有损伤。
“呃,好像懂了。”
“对,动作和呼吸都很简单的,然后连起来就行了。”
残影闪过,风声呼啸,只听得“噼、啪”两声,面前大概有两寸厚的纯木板就断成了四块。
“.”
陆北顾意识到,对于他来讲,黄石所谓“很简单”的拳法,大概就相当于他写了篇文章然后告诉黄石这也很简单。
——但其实一点都不简单,既需要天赋,也需要努力。
“那有没有那种比较养生的我可能不太适合练这个。”
大宋既不兴“殴帝三拳而走”,也不兴“围杀指挥使于殿”,而且以陆北顾的武学资质,他这个岁数开始练武也没太大意义,反倒是强身健体争取活得久一点比较有意义。
毕竟庙堂上从来都不看谁笑一时,而是看谁笑到最后。
而且这个年代的医疗条件也比较有限,增强自身抵抗力总是没错的。
“也有,峨眉猿击戏。”
“教教我。”
“恩公愿学,某自当尽心传授。只是猿击戏虽为养生之法,却也需循序渐进,不可操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