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笔下文学

笔下文学 > 都市言情 > 大宋文豪 > 第326章 自己挑一个对手吧

底色 字色 字号

第326章 自己挑一个对手吧(3/4)

加礼部省试的,最差也是各州前五,在自己的故事里,都是万中无一的天才。

    那么自己有能力,为什么没通过省试呢

    反思自己缺点的人肯定有,但绝大多数人,还是会认为考官有眼无珠,亦或是天气等因素.而这次宴会上,再看到通过省试的这些同乡的春风得意之色,他们的心里必然会有嫉妒、失落等情绪,这是人性。

    而夏国確实是重视人才,有著张元等被“千金买骨”的先例在前,“高官厚禄、豪宅美婢”这些优厚待遇,只要来投奔,夏国是真的会给。

    故此,徐舜卿的攻心话术,几乎瞬间就起了效果。

    眾人虽然没有內訌,但“没通过省试”的这拨人,態度悄然已不再如刚才那般。

    见对方眾人被自己一席话给分化了,徐舜卿踱步至窗边,负手望著窗外汴京夜景,声音带著几分刻意为之的感慨:“徐某当年初到夏国,始觉人在异乡,颇为彷徨,幸得张中书劝慰,言『英雄何愁无用武之地』,而亲身经歷好水川之战后,更觉张公英雄气概,彼时作《英雄论》一篇。”

    “徐御史既已投夏,何必再提旧日文章”有人冷不丁地问。

    “此言差矣!文章千古事,得失寸心知。”

    徐舜卿转身,极有信心地说道:“徐某虽身在夏国,却始终以文章自许,今日既然有缘相逢,何不藉此机会,以文会友”

    说是以文会友,但其实是徐舜卿自负才学,打算压这些通过省试的蜀地士子一头,从而更进一步,彻底涣散对方的人心。

    他不待眾人回应,便自顾自地拿起旁边的纸笔,但见其运笔如飞,字跡雄浑有神,竟是一手颇得顏体精髓的好字。

    苏軾本欲斥其虚偽,却被苏洵以目制止。

    苏洵缓缓捋须,低声道:“姑且观之。”

    不多时,徐舜卿掷笔而立,一篇墨跡未乾的《英雄论》展现在眾人面前。

    他隨后拿起这篇文章,朗声念道。

    “《英雄论》

    夫英雄者,非独以勇力冠世,盖明於时势、达於去就者也。昔管仲释囚而佐桓公成霸业,韩信弃楚而归汉室开鸿基,岂非审时度势之明证耶

    今之论者,每以忠义相苛,然明珠暗投则光曜不显,良驥伏櫪则神骏难彰。故君子观风云之变,择时势以立命,不可拘於尺寸之壤而自缚矣。

    尝观关中张公,少负奇才,通晓兵机。初试宋廷,屡困科场,有司以俳优之文取士,而使龙蟠之士屈就绳墨。奔至西垂,夏主倒屣相迎,授以中书之职,咨以军国大计,及至好水川一战,威震天下,使宋主寢不安席,真英雄也。

    或詰之曰:『背宋投夏,非臣节也』,此言陋矣!昔孔子適楚,孟子游梁,圣贤不固守一邦。今天下之势,宋主有贤才而不得其用,然夏主锐意进取广开贤路,天下英雄纷纷投效,尽展安邦定国之能,意在佐明主而成霸业,煊赫於当世,流芳於青史。岂若宋廷诸公,终日吟风弄月、党同伐异,而忘燕云之耻乎

    且夫良禽择木,非慕高枝而弃故林,实因嘉木能容其振羽;贤臣择主,非贪禄位而背旧邦,盖惟明主可尽其才。观张吴二公,在宋则为落第举子,入夏即成帷幄重臣,非其才忽长忽消,乃所用者异也。

    故曰:英雄之兴,待风云而际会;豪杰之用,因主明而彰耀。若尾生抱柱至死而不悟,岂不愈於老死牖下,与草木同腐乎”

    徐舜卿的声音抑扬顿挫,带著强烈的煽动性。

    他每念一句,厅中苏洵等人的脸色便难看一分。

    这《英雄论》通篇诡辩,以管仲、韩信自比,將张元、吴昊的叛国行径美化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权总,夫人的前任们来抢人了! 我在美漫做惊奇蜘蛛侠 文娱:骂谁狐狸精呢,喊我偶像 别人听劝仿明星,你开局扮神明? 觉醒禁忌红伞,请叫我冥帝大人! 八零:女儿被调包后,我却笑了 婚色 死遁三年归来,暴君黑化了 长生修仙:我的天赋有点多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