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笔下文学

笔下文学 > 都市言情 > 大宋文豪 > 第324章 官家很重视的问题【七千字大章求月

底色 字色 字号

第324章 官家很重视的问题【七千字大章求月(5/7)

相关的档案文书,於是询问麟州本地人都巡检王吉及当地父老,得到的说法是在李元昊的祖父李继迁未叛变时,麟州辖境西面到俄枝、盘堆及寧西槵,距离屈野河都有一百多里,而西南则是到双烽桥、杏子平、弥勒、长干、盐院等地,距离屈野河都有七十多里。

    咸平五年李继迁围攻麟州,攻陷了浊轮、军马等寨堡,大中祥符二年才设置了横阳、神堂、银城三寨,都在屈野河东岸,又让寨將与边境部族酋长划分边界,当时划分是横阳寨西到旧俄枝寨四十里;麟州城西到大横水六十里,西南到浪爽平五十里;神堂寨西到伺候槵三十五里,西南到赤犍谷掌四十里,再往南到野狸坞三十里;银城寨西到榆平岭四十里,西南到清水谷掌五十里,再往南到洪崖坞四十里,再往南到道光谷、中岭上六十里。

    “所以,在太宗朝和真宗朝,屈野河西岸的土地,虽然名义上归大宋的麟州管辖,但实际上是由当地部落酋长统治的.”

    陆北顾微微蹙眉。

    宋夏边境的那些酋长,无论是横山豪酋,还是河西土酋,全都是墙头草,哪边强大,他们便依附於哪边,没有任何忠诚可言。

    接下来的事情要怎么发展,他几乎都能猜到了。

    果然,到了天圣初年,屈野河西岸的部落大多投靠了党项人,再加上麟州官员为了屈野河西岸的职分田闹得很厉害,河东路转运使司乾脆就上奏將屈野河西的土地一律划为禁地,官府和私人都不准耕种,大宋百姓有偷偷去耕种的,已经投靠了党项人的部落民就抢走他们的牛,还说“你们宋朝的官员都不敢耕种,你为什么来这里”,於是屈野河西岸的土地就成了荒地,但名义上拥有这些土地的百姓仍然要每年纳税无法免除,在麟州当地被称为“草头税”。

    再往后,李元昊正式立国称帝,第一次宋夏战爭开始,党项人开始在道光谷、洪崖坞之间设立木柵建了三十多个小寨堡,守军耕种寨堡旁边的田地,但等到庆历和议之后,其实夏国侵占的屈野河西岸也仅仅十多里而已,还不是大问题。

    於是当时麟州知州张继勛的建议是“现在如果把河西定为禁地,反而更助长党项人的贪心,会进一步进逼河西土地,耕种放牧,甚至兴建寨堡,逼近麟州城,对我们不利。如果用咸平五年以前的边界,又太远难以守卫,所以请求以大中祥符二年所立的边界为准。”

    但当时因为大宋刚重新订了盟约,不想与夏国明確划分边界,而张继勛后来也因划界问题的“自作主张”而被免职,继任的知州从此不敢多事,於是禁止所有官吏百姓过河西,敢於冒著与夏国斥候遭遇风险去河西巡逻的边將也被弹劾,从此宋军不敢过河,而各堡寨的官员也乐得不生事,这样短时间內敌人就不会越境,他们就能安然任职期满升官,所以禁令执行得特別严厉。

    而党项人起初还观望不敢妄动,几年之后,熟悉了麟州官吏的不作为,就肆意在屈野河西岸开垦耕种,现在甚至公然指著屈野河中心为界,在冬天结冰之后,党项骑兵还会过河到东面抢劫財物牲畜,宋兵出城他们就跑,而过了屈野河,碍于禁令,宋兵就不敢追了。

    於是,屈野河划界问题终於酿成大祸,现在的局面果然如张继勛所料,整个麟州的防御体系,都因为这个问题变得愈发动摇了起来。

    见陆北顾看完了,宋庠开口说道。

    “疆土日蹙,边民受辱,边吏苟且,强邻囂张至此!朝廷每年耗费巨万粮餉养兵戍边,非但不能拓土保民,反使前线將士束手,坐视田土沦丧。如今更闹到殿前,成何体统!”

    宋庠的语气中透出难以掩饰的慍怒:“并州通判司马光建议经略使庞籍奏请禁绝互市以施压,朝廷虽下詔禁陕西四路私市,然榷场未绝,其效恐微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四合院:做一个有素养的流氓 三国:重生黄巾,我开局杀了刘备 美妻生猛 人在盗墓:从精绝古城开始 提离婚你装高冷,我发财了你发疯? 御兽: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 村乡满艳 你越信我越真 权总,夫人的前任们来抢人了!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