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2章 陆省元的排面【八千字大章求月票!(2/8)
监爭光乃是荣幸,学士如此待我,委实惶恐。”杨安国捻须大笑,声若洪钟:“何须惶恐此乃你应得之荣!”
他大手一挥,很快,身后的胥吏就双手捧著托盘凑了上来,托盘上面还盖著红绸。
杨安国亲自揭开红绸。
陆北顾定睛一看,竟然是一块纯金打造的金牌!
这金牌正在阳光下折射出夺目的光芒,而上面还刻著字。
——“嘉祐二年礼部省试省元”。
在宋代,给金这种贵金属刻字,是需要先退火,然后用鏨子一点点去敲的,流程复杂且耗时漫长,根本不可能临时完成。
而杨安国显然也没有准確预测排名的能力,所以这块金牌明显是事先准备好的,也特意没刻人名就是谁考中了省元那就拿出来,要是考不中就当没这回事,直接回炉融了,除了工匠的手工费之外也没什么损失。
但陆北顾压根不在乎这些,因为杨安国確实没玩虚的啊!
按《宋会要辑稿》记载,仁宗朝上等品质的黄金1两等於5贯钱,他瞅著这块金牌放在托盘上胥吏端著都挺费劲儿,目测一下,这个重量换算成铜钱少说也得数百贯了,往多说上千贯也正常。
这什么概念这是直接给陆北顾送了开封一套宅!
隨后,在眾人的一片羡慕中,杨安国亲自双手將金牌递出,动作甚至有些吃力。
陆北顾上前一步,躬身双手接过,入手果然很沉。
“此番高中省元,离不开国子监诸位师长教诲,国子监之恩,学生永誌不忘。”
这话,陆北顾说的格外真心实意。
虽然是公平交换吧,但与太学一战之后,国子监確实给他提供了极为优渥的衣食住行条件,並且將全部的师资和藏书都向他开放了,这对於陆北顾有一个安稳、舒心的备考环境,以及提升科举实力,是非常重要的。
再加上,这么沉的一块金牌当奖励,你换谁来,谁不感激呢
毕竟这世界上,愿意说一堆惠而不费漂亮话的人很多,但愿意给你能换京城一套宅的金子的人,可真不多。
物质是物质了一点,但这才叫诚意不是吗
陆北顾这话说的很真诚,杨安国闻言,脸上笑容更盛。
他重重拍了拍陆北顾的手臂:“休得过谦!文章华国,笔扫千军,这是你自家真本事挣来的!我国子监得此佳讯,扬眉吐气,老夫亦是心中快慰!”
之所以下这么大的血本,除了国子监確实经费充裕以外,杨安国也有他的谋划。
本来国子监面对如日中天的太学,是没有任何希望的。
但在今年,在嘉祐二年这个时间点,杨安国看到了希望官家不愿意太学一家独大,那以后就势必会扶持其他学府与太学对抗,眼下能马上扶持起来的,除了国子监还有哪家
那么对於杨安国来讲,在与太学对战中战胜刘几,並且在这次礼部省试里拿下了省元的陆北顾,就成了他最需要力捧的人才。
“千金买骨”这个道理他还是非常清楚的,只要把陆北顾跟国子监绑定到一起,那么以后对国子监进行改制以及扩大招生,就有了金字招牌。
为此,杨安国甚至已经下定了决心,要在官家那里尽全力给陆北顾说点好话,儘可能地让陆北顾在殿试里提前拿到些印象分。
毕竟,殿试跟省试不同,官家管不了省试排名不假,但殿试可是官家亲自排名的。
而官家对於某个考生的印象,其实是会极大地影响最后的殿试排名的。
与此同时,就在国子监给陆北顾举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