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笔下文学

笔下文学 > 都市言情 > 大宋文豪 > 第310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

底色 字色 字号

第310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(1/2)

    陆北顾微微一笑,目光扫过堂下众人,最终落回契嵩身上。

    “禅师此前所言,若儒者所格之‘物’、所求之‘知’,皆落于外境幻相,不能返照心源,则此‘知’终是镜花水月,不能诚意正心我深以为然。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堂下顿时响起一片轻微的哗然。

    张载猛地抬头,眼中满是惊愕、不解。

    就连契嵩平静的眼中也掠过一丝诧异,他不理解对方这是什么意思,认输了?

    陆北顾话锋一转:“然小子斗胆请问禅师,若依禅师所言,世间万象,山河大地,草木虫鱼,乃至这殿堂屋宇,蒲团经卷,皆因缘和合所生之‘相’,其本质为‘空’,为‘心识’所现。那么,禅师您日日所坐之蒲团,是否亦是‘空’?亦是‘识’所变现?”

    “自然。”契嵩毫不犹豫,“蒲团者,名相耳,因缘聚则现,因缘散则灭。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,怎么问他,他都不可能改变答案的。

    因为这跟此前绕开话题亦或是其他辩经手段不同,这种问题,就相当于你去问张载“气是否存在”一样,在任何情景下,张载都必须承认气的存在。

    同理,作为理论大厦的基石,契嵩也必须承认“缘起性空”、“万法唯识”。

    用最简化的方式来理解契嵩的这套理论,那就是“心识→因缘→空相”,与此同时,用“即空即有”的理论,来将其与代表着万事万物本源的“空性”合二为一。

    而这个“即空即有”指的是看到一切法如幻则见自性,也就是存在的自性是绝对的不生不灭、不垢不净、不增不减,不是任何东西,而任何现象都是自行变现的,所谓唯心所现;但任何东西都不是自性,一说就着相了。

    也就是正反话两面说,其实是纯唯心的一套东西,无法自证也无法证伪。

    但从禅宗的这套逻辑上来讲,是完全自洽且闭环的。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陆北顾点头,继续问道:“那么,禅师您坐于这‘空’、这‘名相’之上,参禅打坐,体悟真如,此‘坐’之行为,是否亦是一种‘相’?亦由‘心识’所生?”

    “然也。”

    契嵩眼中精光微闪,似乎察觉到了陆北顾的意图,但仍平静答道。

    “行住坐卧,皆是因缘所生之相。”

    陆北顾的声音陡然拔高:“既然如此,容我再问,禅师您通过心识体悟到的‘空性’,是否亦是您‘心识’所感知、所分别、所命名的一种‘相’?!”

    “禅师!若您所悟之‘空性’,亦是心识所生之‘相’,那么它是否也如蒲团、如热气球一般,同样是‘缘起性空’?同样是‘无自性’?同样是‘不可执着’的‘名相’?!”

    他目光灼灼,逼视着契嵩道:“若连您所悟之‘空性’本身,都逃不脱‘万法唯识’、‘缘起性空’的法则,那么您又如何能断言,张子厚所探究的‘气’之流行、所见的‘象’、所感的‘力’,就一定是‘执相昧性’?就一定比您所悟的那个‘空性’更不真实、更非本源?!”

    陆北顾的意思很简单。

    说穿了,就是说契嵩基于心识所理解和觉悟的“空性”,不是真正的“空性”。

    因为在契嵩的理论里,真正的“空性”,根本就不是由心识产生的,而是永恒存在的物质本源。

    契嵩古井无波的面容上,第一次出现了清晰的波动!

    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陆北顾,嘴唇微动,似乎想继续用“即空即有”来糊弄过去。

    但陆北顾不等他反应,语速加快,图穷匕见。

    “您以‘心识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看守废丹房三年,我偷偷成仙了 精灵:这个训练家太野了 傅律师,太太说她不回头了 香烟也是香啊!请神很合理吧? 四合院:开局所有技能加持20年 伊塔纪元 NBA:我,史上最强落选秀 大明:大孙朱雄英,老朱扶我春庭雪 满朝文武听我心声后,都直呼刺激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