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笔下文学

笔下文学 > 都市言情 > 大宋文豪 > 第286章 针锋相对

底色 字色 字号

第286章 针锋相对(1/3)

    嘉祐二年正月初八的清晨,薄雾如纱,萦绕在鳞次栉比的屋脊和光秃秃的柳梢上,将这座煌煌帝都笼上了一层朦胧的冷意。

    马季良园的朱漆大门洞开,这座以精巧雅致闻名的园林,今日却隐隐透出一种不同寻常的肃穆。

    陆北顾依旧裹着他那件御寒的青鼠裘斗篷,与苏洵、苏轼、苏辙父子三人并肩而行。

    苏轼的脸色虽比昨日好了许多,褪去了那层病态的苍白,脚步行进间仍有些虚乏,只是被一股昂扬的斗志强行压了下去。

    “子瞻,感觉如何?若实在不适,不必勉强。”苏洵低声问道,眉宇间难掩忧色。

    这场比试关乎蜀地文教颜面,但儿子的身体同样重要。

    “父亲放心!”苏轼说道,“岂能让那林希小儿真以为我蜀中无人?况且有陆贤弟压阵,此战必能扬我蜀人声威!”

    苏辙则是打量着眼前的园子,好奇问道。

    “虽是早春,但这地方景色确实别致有说法吗?”

    “有。”

    这个陆北顾倒是真知道,国子监的车夫是个“东京通”,因为马季良园离国子监的不远,有一次跟他顺口提到过。

    陆北顾解释道:“马季良是刘太后之兄马保吉之子,位至龙图阁直学士、同知审官院,可谓是显赫一时,其园林亦为开封城中一景,不过二十年前随着马家失势,这园子便几经转手,如今的主人不缺钱,又好结交文士,故而成了城中士子文会常选之所。”

    “原来如此。”

    苏辙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马季良园内,临水阁楼早已布置停当,楼内宽敞明亮,几列书案整齐排列,笔墨纸砚一应俱全。

    而轩外临水回廊及假山石畔,也已经聚集了不少举子。

    蜀地举子和福建举子,这两拨人可谓是泾渭分明。

    蜀地士子大多面有忧色,低声交谈着,目光不时焦灼地望向入口。

    看到有这么多同乡来给他们加油助威,陆北顾还是挺惊讶的,因为走的稍微近些了,他眼神好,甚至还能看到其中还有好几个他认识的人,譬如崔文璟和程建用、杨尧咨。

    不过想想也合理。

    因为距离礼部省试已经没几天了,到了这种时候,临时抱佛脚没有任何意义。

    所以对于这些蜀地举子来说,与其憋在临时住所,不如出来看看高手交锋,一则缓解紧张心情,二则观摩学习一番。

    而他们人数稍少,彼此间却带着一种同乡同源、休戚与共的紧张感。

    与蜀人的凝重相比,福建籍的士子则显得人多势众,神情间带着一种天然的优越感。

    他们或三五成群,或倚栏远眺,谈笑声显得随意而响亮,目光扫过蜀人时,带着毫不掩饰的轻慢。

    而在福建籍举子人群里,陆北顾还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,是吕惠卿。

    这位曾经与他同行入京的福建举子,此刻却并未上前跟他打招呼,只是远远地站在福建士子群中,目光与陆北顾一触即分,随即低头与旁人交谈,仿佛素不相识。

    福建举子们也是议论纷纷。

    “哼,陆北顾虽名盛,焉知不是浪得虚名?今日对上林希与章氏叔侄,定教他原形毕露!”

    “章衡沉稳渊博,章惇锐气逼人,林希文辞犀利,此三人联手,蜀中焉有胜算?那苏洵年长,文章老道,但其子辈与那陆姓举子,终究少了几分火候。”

    那句话怎么说来着?

    ——“我不是针对谁,我的意思是,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。”

    这些人之所以这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斩尘缘 看守废丹房三年,我偷偷成仙了 精灵:这个训练家太野了 傅律师,太太说她不回头了 香烟也是香啊!请神很合理吧? 四合院:开局所有技能加持20年 伊塔纪元 NBA:我,史上最强落选秀 大明:大孙朱雄英,老朱扶我春庭雪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