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六十五章 窝棚(2/4)
汪大善认真的看着众人做事,这样的事情在以前都是他在干的,厮养的任务,就是为管队提供后勤,一般的管队都会几个厮养,车架和牲口也是必须品,要用于携带生活器具和物资。
这样老寇就能获得更舒适的生活条件,作战能力就更强,获取更多物资,厮养能得到生存的机会,打下城池之类的话,厮养也能改善生活。与寇乱初期大多是挟裹不同,今年主动投靠的厮养越来越多,就为了获得粮食存活,双方等级分明,同时又像是互相依存。
对于长家来说,最重要的资产是马匹,行军、作战、逃命都靠坐骑,厮养、牲口、车架同样也很重要,除了生活水平之外,也左右着他们持续作战能力。
所以除非被官军完全击溃,管队需要逃命的时候才会丢弃厮养和辎重。
现在二蝗虫和小娃子没回来,这在西营也是司空见惯,长期的行军和作战本身就具有极高的各类风险,随时可能发生意外,几乎每天都有长家死了,有阵亡的有病亡的,就连落马摔死的都屡见不鲜,如果没有长家带头获取钱粮,厮养也无以存活,人口和钱粮一般由掌盘子分给其他管队,汪大善这样新任管队就接了掌盘子等级的厮养,在西营也是罕见的。
汪家女人此时从许家女人那窝棚出来,她一时也难以适应变化,看看汪大善后小心的走过来,过去提起自己的米袋,想了想把用剩的一点柴火也拿起,准备放到搭好的帐篷那里。
汪大善冷冷道,“你坐着。”
女人听到后赶紧停下,慢慢的走回来,就这般坐在地上。
“以后你只负责喂马。”汪大善没有看女人,一脸漠然的说道。
“当,当家的,咱们没有马。”
汪大善没有解释,抱着孩子半晌都没说话,被抱着的儿子呆呆的东看西看,又不时仰头看汪大善,他生出来不久,汪大善就去了安庆,这小孩实际对汪大善没有什么印象,此时被抱久了一点,突然哇一声哭了出来。
女人伸手过来,“当家的,娃给我抱吧。”
汪大善坐着一动不动,丝毫没有把孩子放下的意思,那边忙碌的厮养不时偷看汪大善,这个以前的厮养突然升了老爷,而且性情似乎也有些不同。
李老头埋着头,勤快的从车架上搬柴火,这些木头和干草都是从别家的草屋上拆下来的,因为流寇的规模庞大,经过任何地方都会物资短缺,特别是粮食柴火草料这样的能源物资,能获取的时候就需要带在车架上。
女人伸手半天,见汪大善不理会,有点尴尬的收了回去。
突然汪大善起身,把哇哇大哭的孩子往旁边一放,女人赶紧抱着,却见汪大善已走到许柱女人的窝棚旁边。
里面的许柱老婆还在哭泣,汪大善回头看着李老头,“李午初,跪下。”
李老头丢下木块,噗通一声跪在地上。
汪大善指指窝棚侧面的位置,“这里。”
李老头立刻膝行到窝棚旁。
汪大善嘴角抽动了一下,回头看了看自家女人,扭头到了窝棚的跟前。
许柱家女人似乎发现了汪大善,哭泣声停了下来,颤抖的声音从窝棚中传出,“汪家的,汪长家你有何事?”
一众厮养就像没听到一般,把脑袋扭在一边,各忙各的事情。
汪大善的身影有一半没入了窝棚,里面传出许柱女人惊恐的道,“汪家的你作甚,小娃子老爷都不这般,我家没亏待过你,求你饶过。”
汪大善退了一步,扭头看着李午初,脸上带着一丝诡异的笑意,“小娃子死了,现下只有汪老爷。”
李午